本报讯青岛开发区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:今年1—10月份,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5.2%,财政收入5.35亿元,同比增长45.4%,增速居青岛市第一位。
作为青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,青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青岛开发区建成“青岛的深圳”的目标。他们把高科技作为新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,对要求入区的企业,严格按照《青岛开发区产业导向和投资指南的要求》筛选。只要是“夕阳产业”、“污染企业”,不管谁介绍来的,投资额有多大,一个也不要。其中一个传统纺织项目,引资额高达2000多万美元也被婉言谢绝。目前,以双龙制药、国大生物、三生生物为骨干的生物工程产业的框架已初步形成,海信、海尔等高科技电子技术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已形成,其中经市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家,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%。
开发区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,开展了“一厂联一院,一厂联一所”的科技联姻活动。目前,全区已拥有科研机构20多个,并与中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联系。据统计,全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26项,市级科技计划101项。今年,全区高新技术产值达到了35亿元,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0%。
对引进项目的严格把关并没使引资规模受影响。到目前为止,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这里兴办项目,累计批准三资项目1166个,项目总投资32亿多美元,实际利用外资13亿多美元。